第122节(2 / 2)

宗亲家的小娘子 荔箫 2390 字 2个月前

容萱在刚拿起筷子时给他扯了一筷子清蒸鱼腹部的肉送进碗里,吃了半天,他碗里还是那块鱼肉。

容萱于是有点看不下去了,瞧了瞧,拿瓷匙从红烧狮子头上切了一大块肉下来给他:“你吃你的,不用管我。”

卓宁明显的一怔,接着就是大气都不敢出地判断她是不是生气了。

容萱便又给他夹了两片油菜:“好好吃饭,我花了钱的!”

——她发现,这句话放在卓宁这儿特别管用。不管什么事,她提一句“我花了钱的”,卓宁立刻就听话了,很有职业道德。

待得酒足饭饱之后,容萱的工作终于进入了正题,她从袖子里摸出了小本本,开始问卓宁讨要各种素材。

对卓宁来说,除了别的客人的隐私不能说以外,别的都可以说,所以容萱和他聊得特别痛快!

行业黑幕?有!从逼良为娼买卖儿童到草菅人命下药投毒,一应俱全!

辛酸往事?有!卓宁因为打小长得好看,六岁被拐七岁辗转被卖到洛安,学艺打杂熬了五年,十二岁开始卖艺,现在眼瞧着要开始卖身生涯。这几年来挨打挨骂挨饿受冻他什么都尝过,在老鸨眼里,只要脸不毁就行。

美好愿景?那更有!卓宁说,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赎身,找个姑娘成婚,粗茶淡饭地过完余生。只要姑娘家不嫌弃他,他一定死心塌地一辈子对人家好。

容萱一边听一边做笔记,听到这儿没忍住笑了一声。

卓宁的声音就停住了,哑了哑,苦笑说:“不可能的,对吧?”

“……不是不是,你误会了。”容萱抬起头,诚恳地看着他,“我没觉得你这想法不对,就是觉得你想粗茶淡饭地过完余生……太想当然了。人啊,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你现在锦衣玉食地过惯了,粗茶淡饭必定没那么容易适应。”

卓宁脸上的黯淡于是消去了不少,但紧接着,又很窘迫地看向她:“夫人,您以为我顿顿都像刚才那样吃吗?”

容萱一愣:“难道不是?”她心说,那是你们醉香楼的厨子直接做的啊?

卓宁哑笑:“自然不是,天天那么吃,得花多少钱?也就头牌们能自在些,旁人能吃饱也就行了,有没有热的都不一定。好菜那得是客人点了才有的。”

这样啊……

容萱点了点头,又说:“可醉香楼这么有名,客人也不少啊。”

“但客人……不会在意我们吃不吃啊。”卓宁低下头,笑意有点涩涩的,“我卖艺三年了,嘱咐我好好吃饭的客人,也就您一个。”

容萱心里叹息不已,简单地记录之后,又问:“那你都会什么艺?”

卓宁的眼睛便亮起来:“我舞剑舞得可好了,您看吗?”

就这么着,容萱在醉香楼一直待到了傍晚,临离开时她又叫了两道菜,等到卓宁吃爽了才走。

然后她还霸气威武地跟老鸨留了话,说卓宁伺候得不错,这人她包下了,二话不说付了五百两银子。

离开醉香楼后,容萱还是先乘马车去了庙会附近,再在庙会门口找到已在等候的府中车夫,这才奔王府去。

她回府时,叶蝉也已忙完了又一日的应酬,听说侧妃回来了,点了点头:“知道了。”

谢迟一边坐在罗汉床上读着书,一边摸旁边榻桌上的炸春卷吃。左边那盘是豆沙的,他吃了一个觉得就那么回事,右边那碟是三丝春卷,口味咸鲜,谢迟咬了一口,就把余下半个往叶蝉嘴边递去:“你尝尝。”

叶蝉凑过去就着他的手吃了,点头赞道:“不错。”接着就又说,“明天再让厨房炸一碟,你给孩子们带着吧,省着他们在宫里待久了会饿。”

皇帝突然说过年了想热闹热闹,召几个府的孩子轮流进宫玩。今天是顺郡王府先去的,明天轮他们这边。

但叶蝉提这个带吃的的建议时没过脑子,谢迟一哂,想说宫里可不缺吃的,接着又觉得也好。

没准儿陛下也喜欢呢?

于是第二天一早,谢迟就带着孩子们出了门。除却最小的元晖元晨以外,其余几个都去了,马车里无比热闹。

谢迟在车里跟他们说,进宫之后要乖一点,见了陛下要记得行礼问安。接着还问元显元晋,你们还记不记得陛下?

元显元晋都有点迷茫,谢迟又说,就是元晰哥哥的爷爷!

元显:“啊!”

元晋:“我记得元晰哥哥!”

元显神色悲伤地点头:“我也是。”

……唉,他就不该提元晰。

谢迟便不得不又叮嘱了他们一遍,说在陛下跟前不要多提元晰,因为陛下也会伤心。几个孩子都乖巧地点头应了,保证一个字也不说。

片刻后,马车到了宫门口,谢迟把他们四个从小到大依次抱下车,就带着他们进了宫门。

是以皇帝站在紫宸殿前透着气儿,便遥遥看到一个大的牵着四个小的正往这边走。虽然宫中肃穆,小孩子们也没跑跑跳跳,可这么多小孩子搁在一块儿,本来就看着够活泼的。

皇帝不觉笑了一声:“哈,他府里都有这么多孩子了?”

谢连昨天只带进来两个。

傅茂川笑揖道:“陛下您忘了,敏郡王府里最大的两个,是过继来的。不过敏郡王府也确实孩子还是多,前年新添的两个小公子目下还不满两岁,臣瞧着,该是没一起带进来。”

皇帝细瞧了瞧,嗯,确实最小的一个看上去都有三四岁了。

他随口吩咐道:“让御膳房备些点心来,给孩子们吃。”

接下来的画面就太可爱了,父子五个走到殿前,谢迟见了皇帝自是要按规矩行礼。于是呢,元显元晋两个也跟着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,但五岁的元明和三岁的元昕就比较懵懂了,边是一揖边想扭脸望父亲,小姿势变得十分别扭。

皇帝衔着笑把最小的元昕抱了起来:“朕从前没见过你,你叫什么名字?”

元昕有点认生,怯怯道:“元昕……”